“坚决不为虚高费用买单!”国家医保局披露集采两大动向,解密集采改革核心逻辑
发布日期:2019-10-16 点击数:247新闻来源:原创: 老默 E药经理人

尽管大家看竞争非常激烈,但其实这正是阳光下的竞争。就好像选美比赛,过去都化妆,现在都得素颜。尽管一开始可能有点接受不了,但这才是公平的、真正合理的、符合市场化的竞争机制。


希望大家不要简单的以价格降得多少来判断好坏。只要把过去依附在药价中制度性的不合理成分去掉,即使药价降得少一点也挺好;如果灰色的成分没有去掉,即便降得再多也不合理。


我要做一个正式的澄清和声明:医保现在总体运营平稳,收支还有结余,不是因为没钱了才做集采。医保没钱不会为虚高的灰色费用买单,有钱也同样不会为虚高的灰色费用买单。包括我们鼓励创新药进医保目录,但你也别搞灰色费用,否则我们也不会买单。


2019年10月10日下午,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一层,偌大的一号报告厅里人头攒动,不少进场稍晚的参会者只能在会场后方保持站姿听会,有的人则直接在会场两旁的台阶处席地而坐。



显然,这场有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局长张宗久、国家卫健委药物政策与基本药物制度司副司长张锋、国家卫健委体制改革司副司长薛海宁、国家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司副司长丁一磊等数位政府官员参加的第十一届中国医药企业家科学家投资家大会--政策热点研讨会,吸引了来自医药企业、投资机构的众多参会者的积极关注。而其中,关于刚刚发生不久的药品集采全国扩围,以及接下来将要发生的最新动向,无疑成为了绝大多数人的聚焦点。


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的核心逻辑是什么?以4+7为代表的集采究竟是不是政府在过度干预市场?七分钱的氨氯地平代表了什么?带量采购会使得大量企业消失吗?有没有可能从三家中标拓展到四家或五家中标……在会上,国家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司副司长丁一磊专门针对药品集中采购做了主题报告,并在圆桌环节对一系列问题做出了回应,也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药品集中采购接下来的最新动向。


01 药品集采:一场药企的“素颜”战争

“为什么要推进集中采购制度的改革?实际上,整个改革的核心逻辑,就在于把非市场机制转化为市场机制。”


在丁一磊看来,传统的药品采购机制中,一些亟待改革的空间仍然存在,这是现实问题,而关键核心则在于药品的招标、采购、使用、支付、回款等几个环节都是分离的,“这就造成了每个环节都可能是一个政策上的堵点,依附在这样一个医药采购链条上的利益主体复杂、灰色空间巨大。”


丁一磊并不讳言过去在行业里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企业也是被迫走了一条高定价、高销售空间的路。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质量的竞争,也不是市场化的、量价挂钩的竞争,而是成为了营销渠道之间的比拼。”而很显然,这种营销渠道的比拼,在更大范围内成为了灰色空间聚集、药价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


事实上如果回看国家近年来关于药价虚高问题的一系列举措,改革的逻辑很明显。例如首先破除的是药品加成的问题。自2012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文声明公立医院改革将取消药品加成以来,全国范围内公立医疗机构已陆续取消在实际购进价基础上顺加的15%的加价率;其次则是流通环节的大变革,两票制的推行使得此前隐藏在水面之下的大量费用被暴露在阳光之下。


而在药品质量层面,围绕药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监管开始进行,其中的标志性事件则是仿制药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的进行。“从2018年8月开始,基本上一致性评价申报数量每个月保持60个以上,这就为我们开展药品集中采购在同一个质量层次上、同一个平台上公平竞争,创造了一个最基本的条件。”


在丁一磊看来,全新组建的国家医疗保障局在职能上的重构、一致性评价工作的积极开展,周边领域改革的逐渐到位,这一系列大环境的变化是为药品集中采购创造良好环境的重要因素,此次的药品集中采购变革才能真正的“直接面向核心难点和痛点。”


至于集采后的客观结果,丁一磊则总结为了五点。从4月1日执行到9月份刚好半年的时间中,从进度来看第一是量的保证,“整体上达到了带量采购的目的”。第二是中选药品占通用名药品采购量78%,“真正实现了招什么采什么用什么”。第三是回款率达到97%,这也是多年来医改、药改所试图解决但迟迟未有理想结果的重要问题。


而体现在企业层面,典型的表现的则是“两降一升”:降的是企业的销售费用率以及应收账款比例,升的则是研发费用占比。


谈及此,丁一磊笑称,“就好像选美比赛,过去都化妆,现在都得素颜。”事实上,第一次的4+7试点城市药品集中采购以及刚刚进行的集采扩围,在客观表现都体现为药品价格的迅速跳水。针对部分药品被认为价格过低的问题,丁一磊在会上表示:“对于个别降幅较大绝对价低的品种,一些过评企业在网上药店没有任何销量的保证的情况下已经降到4+7的水平,通过上市公司年报以及和国外价格比对,也可以发现这些价格总体上是在预期范围内的。”


实际上,在更深层次来说,药价的降低背后是不合理的灰色费用空间被挤压。在这一层面,行业内也有许多声音在讨论是否是国家行政力量过度干预市场机制,但在丁一磊看来,并非政府什么都不管,才是市场经济。


“无论你看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学,还是新古典经济学,或者美国的经济学派,没有一个学者说政府完全放任不管,才是市场经济。市场机制既包括自由竞争的机制,更包括政府出台法制法规的保障和双方共同遵守契约的精神,甚至包括自由竞争,一连串的要素构成市场机制的基础,不是说政府一管就不是市场化了,这个误区要和大家澄清一下。”


02 药品集采两大动向


2019年9月24日,第二轮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竞标会议在上海召开,宣告了药品集采扩围的正式进行。9月30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在其官方微信平台上发布了一份《国家医疗保障局等九部门关于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扩大区域范围实施意见》,在政策层面也正式明确了集采扩围的行动。


“相较于4+7发的2号文,这份文件核心不变,即国家组织联盟采购,带量采购、量价挂钩的理念不变;保质量、保供应、保使用、保回款的配套政策不变。在两个方面有微调,也是呼应了广大企业界同志的呼声,即第一,允许三家中标;第二,由于这次扩围是在4+7的基础上全国扩围,我们也是在规则设置上相对弱化了竞争,希望引导企业有序竞争,三家中标的企业没有硬性要求拉平最低价。”


在会上,丁一磊就此次发布的最新文件做了解释,而从扩围的结果来看,丁一磊认为,已经充分体现出在经过了9个月的冷静期和沉淀期后,广大的国内企业和外资企业已经对价格水平调整“有了充分的认识”。


首先是参与率高。“我们发现凡是符合要求的企业,绝大部分都参与了投标和报价,反映了企业态度上的积极性。”第二是报价的有效率高。“国内企业除了个别药厂的个别产品以及若干原研药没有认4+7的价格,绝大多数企业报价都是有效的。”第三则是中选额度率高。“我们这次允许三家中选,除了原研药没有用满三个名额以外,基本上该用的名额都用了。”丁一磊在会上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中选品种逐步向头部企业集中,也是医保局在此次扩围结束后分析所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从结果来看,此次扩围所涉及的25个品种共有60个药品中选,其中8个是外资企业产品,有45个属于国内的上市公司或百强企业。“也就是说,60个产品中有53个是大型企业中标,对我们来说,第一是感觉供应和质量保障的信心更足了,第二是并没有出现大家担心的‘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这种情况。


而对于行业普遍担心的降价引发的利润过低不利于质量保证以及不利于产品创新的问题,丁一磊也给出了直接的回复。在其看来,首先价格高不代表质量优,价格低也不代表质量差。“药品的质量首先是设计出来的,是在相当规范的工艺流程下生产出来的,也和监管有关。而包括原辅料和人工在内的直接生产成本在药价中的占比是极低的,仅仅因为价格有大幅下降,就认为会影响到质量,要么手机对药品质量不懂,要么是没理解这次改革去除灰色的逻辑,要么是选择性失明。”


至于创新,“创新不是靠厚利养出来的,而是靠实实在在的市场竞争逼出来的。”丁一磊在回答现场观众提问时表示,希望大家不要简单的将仿制药的利润与创新的结果之间划等号。“创新的源泉非常多,港交所的新政和科创板的设立允许未盈利的生物科技类公司上市融资,国家本身也在药品研发的基础领域投入了相当多的资金,包括科技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他们也有重大项目,不管是做一致性评价还是创新药都有支持,创新的资金来源不要简单的局限在必须仿制药赚钱了我这边才能创新。”


而谈及接下来医保局的动向,丁一磊表示,国家医保局下一步有两方面要坚决做到。第一就是解决做到对创新药的支持。“将通过医保目录动态调整,定期将创新药纳入医保目录中,包括这一次医保目录调整,纳入一百多个药品,马上要谈判,力度是前所未有的,我们对集中采购的仿制药降价腾出空间将用于对创新药的支持,这一点是坚定不移的。”


第二则是医保部门坚决不为虚高销售费用买单。“今后医保部门秉持战略购买和价值购买的趋势,有一些同志可能说医保是因为没钱了才搞集中采购,我要做一个正式的澄清和声明,医保现在总体运行平稳,收支还有结余,不是因为没钱了才做集采,我们的价值观是只买对的不买虚高的灰色的内容,这也是旗帜鲜明的要和社会各界说的,医保没钱也不会为虚高的灰色费用买单,有钱同样不会为虚高灰色费用的买单。包括创新药我们鼓励他进医保目录,但是你也别搞灰色费用,我们也不会买单!”


除此之外,丁一磊还透露,接下来带量采购工作将是常态化的进行,“不仅国家搞,地方也要搞,上海等地已经在做带量采购的试点;不单过评品种要搞,非过评也要搞,江西省已经开始出台方案对外征求意见了;不仅多家产品可以做带量采购,独家产品依然可以做带量采购,例如探索大宗商品的采购等方式;不仅药品领域要做,高值耗材和低值耗材领域同样要做带量采购。国家医保局的想法,是过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实现在全国范围内的遍地开花,使带量采购逐渐成为医药集中采购的主导模式和主流模式,也使广大企业界和产业界的预期能够及时的发生转变。”

上一条:试水跨省“解绑” 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试点大提速   下一条: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备案实施全程网办相关事宜的通知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会员登录|会员注册|忘记密码|航空信息|火车信息|气象信息|旅游信息
  版权所有: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医用高分子制品分会  WWW.CNCAMDA.ORG
电话:010-68330336  邮政编码:100036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17号国海广场D座1815
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和复制本站的任何信息  目前您是第4166783位     技术支持:温州百度